2.婴儿护理要点(1)清洁。新生儿娩出后,及时清理口咽部粘液、羊水,避免出现误吸,引起吸入性肺炎。不要擦洗口腔,因为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,容易造成损伤。出现鹅口疮时,可轻轻涂抹霉菌素药水。(2)保温。婴儿要保持全身干燥,使用温暖洁净的棉毯包裹起来,室温不低于23℃,体温维持在36-37℃。出生后第1天,每间隔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;当体温稳定在36.5℃时,改为每6-12小时测量一次。体温低于36℃或高于38℃,就是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。(3)体位。除了喂奶时间以外,婴儿应该卧床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控制在20小时以上。睡眠时,最好选择侧卧位,尤其喂奶后向右侧卧,平时向左侧卧;经常变换体位,可以防止睡偏头;不能仰卧,因溢奶可能引起窒息。(4)环境。婴儿护理中,要特别注意两个环境因素:一是通风,要求室内有适当的通风气流,不要有南北贯通的穿堂风;二是噪音,注意隔离高分贝噪音,防止损害婴儿的听觉器官。(5)皮肤。婴儿的皮肤娇嫩,接触时要动作轻柔,穿衣宽松、质地柔软,不要使用别针、扣子。对于皮肤皱褶处,使用温水擦洗;大小便后及时清洗,使用毛巾擦干。脐带脱落前,每日使用聚乙烯醇醚络碘溶液擦洗脐部,然后使用消毒纱布覆盖;脐带脱落后,保持脐部干燥清洁。(6)其他。注意观察婴儿的特殊生理现象,例如马牙、红尿、色素斑、乳房肿大、生理性黄疸等,正常情况下能自行消失;如果时间较长或没有消失,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。
3.产妇在月子期间的注意事项(1)尽早下床活动。产妇在产后尽早下床活动,能促进宫缩、伤口愈合,防止发生肠粘连、肠胀气。以剖宫产的产妇为例,麻醉清醒后应活动肢体,由护士或家属进行被动活动;产后24小时下床走动,促进胃肠通气。经过活动,能加快血液循环,促使伤口早日愈合。(2)饮食营养均衡。产妇恢复排气功能前,以易消化的半流食为主,例如鸡蛋汤、面条汤、米粥等;腹胀时不能吃产气类食物,例如牛奶、甜食、豆制品;排气功能恢复后,可逐渐转变为正常饮食。对剖宫产产妇,术后不要吃鱼,会阻碍止血和伤口愈合;也不要吃人参,会导致伤口渗血。4.婴儿护理中的四个常识婴儿护理过程中,四个常识如下:①奶粉无法超越母乳。母乳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,适合婴儿的胃肠消化吸收,能适应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。以免疫球蛋白、乳铁蛋白、溶菌酶等为例,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、抗感染能力,是任何奶粉都不能代替的。②发烧不能捂着。婴儿发烧时,体温未达到38.5℃,可进行物理降温,包括多饮水、温水浴、退热贴等;体温超过38.5℃,要使用退热药物。千万不能捂汗,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,甚至出现脱水症状。③腹泻慎用抗生素。婴儿在秋天容易腹泻,多是轮状病毒引起的,该病毒不怕抗生素,使用抗生素反而会消灭肠内的有益菌群,加重腹泻症状,甚至引起肠炎。④不能盲目补钙。盲目补钙可能导致婴儿高血钙、肾结石、矿物质失衡,一般来说,补钙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a.临床检查显示维生素D、钙缺乏;b.血液中的维生素D浓度正常;c.钙摄入量低于推荐量。图片源于网络
供稿:叶红
初审:闵玲
终审:秦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