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资阳市雁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官网 现在是:
您当前位置: 新闻信息 > 健康科普

妇幼科普 | 感觉统合知多少

2025-03-24 09:30 来源:儿保科 王琳鉴 阅读次数:332
分享到:
一、什么是感觉统合?
感觉统合(简称感统)是指将自身的状态以及外在环境的信息,通过感觉系统(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、前庭觉、本体觉)传送到脑部的脑干部位进行抑制、促进、组织与整合的工作,再进一步送到大脑皮质作解释形成知觉,最后输出动作和行为。
只有经过感觉统合,才能完成高级且复杂的认识活动(包括注意力,记忆力,语言能力,组织能力,自我控制、概括和推理能力等)。

我们每天都会吃饭,而吃饭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感觉统合

嗅觉告诉我们今天的饭菜好香啊
视觉告诉我们离桌子有多远的距离
触觉告诉我们屁股已经坐在椅子上了
前庭觉告诉我们在移动的过程中重心的转移
本体觉告诉我们手该怎么拿筷子,怎么把碗摆到正确的位置
这些看似复杂的过程,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,甚至不会意识到这个过程,但是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来说却是另一幅情景
触觉不好
那么我感受不到碰到的东西是什么,不清楚自己是否已经坐在椅子上
前庭觉不好
我从站着到坐着的过程中,无法把握重心不知道该移动多少距离
本体觉不好
我不知道吃饭的时候手该怎么拿碗,要用多大的力气拿筷子和勺子

由此可见感觉统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不容小觑。
二、引起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?
先天因素:脑瘫、出生窒息、缺氧性休克等;
神经发育不良、早产、剖腹产等;
怀孕期间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;
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、爬行不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;
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、娇宠溺爱,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;
父母太忙碌,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;
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;
要求太多、管教太严,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;
过早用学步车,造成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;
延误矫正,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。

三、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
前庭平衡功能失常:表现为好动不安,注意力不集中,上课不专心,爱做小动作。挑三拣四,很难与其他人同乐,分享玩具和食物,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。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,说话晚,语言表达困难等。
视觉感不良: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,玩电动玩具,却无法流利地阅读,经常多字少字;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,学了就忘,不会计算,常抄错题等。
听觉感不良: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,丢三落四,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。
动作协调不良:表现为平衡能力差,容易摔倒,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、系鞋带、骑车、跳绳和拍球等。
本体感失调:表现为缺乏自信,消极退缩,语言表达能力差,手脚笨拙等。
精细动作不良:不会系鞋带、扣纽扣、用筷子,手脚笨拙,手工能力差。
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:表现为紧张、孤僻、不合群、爱惹别人、偏食或暴饮暴食、脾气暴躁、害怕陌生的环境、吃手、咬指甲、爱哭等。冒险行为,自伤自残,不懂总结经验教训。或者少动,做事缩手缩脚、缺乏好奇心,缺少探索性行为。

四、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
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展开,但并不只是供孩子自得其乐,而是通过这种游戏的训练提供给孩子丰富的、多样的、持续的、科学的感觉刺激,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,如感知能力、学习能力、专注力、粗大运动、精细运动、社会交往、胆量、自信心、语言、平衡能力等,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。

目前我院感觉统合训练采取两种训练模式,分别是一对一感觉统合训练以及感觉统合小组课训练,如有需要可到儿童保健科进行咨询。

咨询电话:028-23022358

新闻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