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妊娠期贫血?
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,主要是因为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减少,导致组织和器官供氧不足。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不同于非妊娠期妇女,孕妈妈血红蛋白低于110g/L即可诊断为妊娠期贫血。
妊娠期为什么会贫血?
很多孕妈妈会疑惑,为什么我没怀孕的时候都好好的,没有贫血,怎么怀孕了就贫血了呢?那是因为:
1、随着孕周的增加,血容量增加,血液相对稀释,导致血红蛋白相对降低而导致贫血;
2、妊娠期间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和子宫增大对铁的需求量增加,孕妈妈身体对铁质的需要量超过饮食入量时,就会引起贫血;
3、孕早期孕妈妈常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少食、挑食、不进食等早孕反应,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,以至于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,从而导致贫血。
妊娠期贫血怎样筛查?
1、血常规检查:血红蛋白测定是确定贫血的初筛试验。
2、血清铁蛋白检测:反映体内储存铁含量,血清铁蛋白浓度小于20 μg/L时诊断为缺铁。
3、遗传性贫血筛查:特别是在遗传性贫血发病率高的地区,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同时筛查遗传性贫血,如地中海贫血。
妊娠期贫血对孕妈妈及胎儿有什么影响?
1、对孕妈妈的影响:孕妈妈会经常有乏力、疲劳、心悸、头晕等症状;对分娩、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差、重度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、易发生产后大出血、易发生产褥感染等。
2.对胎儿的影响:孕妈妈中重度贫血时,经胎盘为胎儿提供的氧、营养物质缺乏等,难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,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、胎儿宫内缺氧、早产或死胎,并且胎儿出生后生长也会受到影响。
如何预防妊娠期贫血?
1、营养指导:鼓励孕妇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,如绿叶蔬菜、水果、瓜豆类、肉类等,和挑食说“拜拜”。
2、增加铁的摄入:可摄入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补充铁。
3、补充叶酸:除了常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外,还需补充叶酸。
4、检测和治疗:对于铁储存不足的孕妇,建议在孕前积极治疗失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