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,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、濡养作用、化身作用等,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。
气血如何产生?
脾是气血化生之源,它可将人体摄入的食物、水分运化成精华和糟粕两部分,精微部分吸收之后转化为气血,滋养全身,而糟粕部分通过胃肠的作用排出体外。脾的运化旺盛,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,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。反之,脾的功能不佳则导致机体消化吸收能力弱,从而导致气血亏虚。
为何产后会气血不足?
1.分娩用力、出汗、产伤、出血导致耗气、伤津、伤血。
2.产后忧虑、惊惧、劳伤、倦怠致气血亏耗。
1. 恶露:长时间不干净。
2. 脸色:面色萎黄或苍白,肤色、唇色暗沉粗糙。
3. 毛发:毛发干枯、脱发明显,发梢枯燥分叉。
4. 奶水:乳汁不足。
5. 睡眠: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、夜间盗汗。
6. 全身:手脚麻木冰凉,浑身乏力,疲倦乏力,遍身疼痛,头晕气短,畏风怕冷,记忆力减退。
如何养好气血?
1. 产后避风寒、慎起居,避免感受风寒湿邪,如若是夏天坐月子,气温高时可开空调,提高舒适度,避免过度出汗,损耗正气津液。
2. 早睡,保证充足睡眠,午间睡子午觉,提高睡眠质量;久视伤血,产后避免过度用眼,不可过度沉迷视频、游戏。
3. 久卧伤气,保持适量运动,可慢走散步、做八段锦、拍八虚等,适当的运动可促进周身气血周流,促进恶露排出,但不可过度运动。
4. 调整膳食结构,食物多样不过量,保证营养均衡。日常可适量进食山药、红枣、炒薏米、红薯、小米、鲫鱼等。有条件者可以适当服用药膳进补,如:当归生姜羊肉汤、黄精山药鸡汤、阿胶麦冬粥、黄芪红枣瘦肉汤、八珍糕等。
5. 中医外治疗法:中药熏蒸、火龙罐疗法、温和灸、推拿按摩等均可起到调养气血的作用。
6. 每个人的体质存在差异,如若以上方法均不能够缓解症状,可请中医医师辩证施治。